sf-36 chinese versio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國防醫學院 醫學科學研究所 曾雯琦所指導 吳毓慧的 以自我效能理論模式為基礎的身體運動方案 提升血液透析病人健康之成效:隨機對照試驗 (2021),提出sf-36 chinese versio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身體活動量、透析效率、生活品質、身體功能、心理困擾、自我效能。

而第二篇論文佛光大學 管理學系 李銘章所指導 ANGUPA, HENRY II BOSOEN(安恒立)的 衡量HEALTHQUAL對患者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以天主教靈醫會醫療財團法人羅東聖母醫院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醫療服務品質、整體護理、有效性、患者滿意度、患者忠誠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sf-36 chinese versio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sf-36 chinese versio,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自我效能理論模式為基礎的身體運動方案 提升血液透析病人健康之成效:隨機對照試驗

為了解決sf-36 chinese versio的問題,作者吳毓慧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在台灣慢性腎臟病位居十大死因的第九位。根據台灣腎病年報(2020)統計資料顯示,血液透析人數每年以3-4%逐年成長,高居全球第一,儼然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文獻資料顯示,血液透析治療之患者會伴隨多重共病症的影響,易發生身體功能受損、憂鬱症狀、疲憊及焦慮,進而影響生活品質;應尋求非侵入性的方式,來提升該族群之健康。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十二週身體運動方案介入對於血液透析患者其身體活動量、透析效率、生活品質、身體功能及心理困擾(憂鬱症狀、疲憊及焦慮)的改善成效。研究方法:本研究採集群隨機化試驗研究設計法,將以1:1的比率分派至實驗組和控制組,於台北市某醫學中心之血液透析室進行收案。實驗組

除了接受常規醫療照護外,在血液透析期間接受一項每週3次,每次30分鐘,共計12週的身體運動方案介入措施。控制組給予常規醫療照護。研究工具為一結構性問卷,內容包含人口學屬性、SF-36台灣版健康調查量表、中文版貝氏憂鬱量表第二版、台灣簡明疲憊量表、中文版貝氏焦慮量表及台灣身體活動量表短版問卷等。每位研究對象都會接受五次的問卷資料填寫,分別於介入前、介入後、介入後第一個月、介入後第二個月、以及介入後第三個月,並使用GEE的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本研究中,符合收案條件個案共計68位,實驗組34位個案,控制組34位個案,流失率為0%。研究結果發現,身體活動量在身體運動方案介入後第一個月(B

= -109.33, p = 0.021, 95% CI [-202.28, -16.37])、介入後第二個月(B = -109.33, p = 0.021, 95% CI [-202.28, -16.37])均具有統計上顯著差異。透析效率在介入後(B = 0.14, p = 0.030, 95% CI [0.01, 0.28])具有統計上顯著差異。健康生活品質在介入後第一個月(B = -2.28, p = 0.005, 95% CI [-3.88, -0.68])、介入後第二個月(B = -2.28, p = 0.005, 95% CI [-3.88, -0.68])及介入後第三個月(B =

-2.12, p = 0.014, 95% CI [-3.82, -0.43])均具有統計上顯著差異。健康生活品質之心理健康方面在介入後第一個月(B = -2.99, p = 0.012, 95% CI [-5.32, -0.66])、介入後第二個月(B = -2.99, p = 0.012, 95% CI [-5.32, -0.66])及介入後第三個月(B = -4.43, p < 0.005, 95% CI [-6.80, -2.07])均具有統計上顯著差異。下肢肌肉力量在介入後(B = 0.07, p = 0.046, 95% CI [0.00, 0.14])具有統計上顯著差異。憂鬱症

狀在方案介入後(B = -2.42, p < 0.005, 95% CI [-2.42, -2.42])具有統計上顯著差異。焦慮在介入後(B = -0.64, p = 0.049, 95% CI [-1.29, -0.00])具有統計上顯著差異。結論:本研究透過理論依據的運動計畫,適用於血液透析病人於透析期間的身體運動。研究證實,身體運動方案能夠改善身體活動量、透析效率、整體健康生活品質、心理健康狀態、下肢肌肉力量、憂鬱症狀及焦慮,尤其在身體活動量、整體健康生活品質、心理健康狀態及焦慮狀態之改善,維持效果甚至可以達到介入後第三個月,其後續追蹤成效結果是目前文獻查證所缺乏之處,故可提供此運動方案

給臨床照護者,作為血液透析病人非侵入性治療之參考,以促進患者自我管理及規律的身體運動。建議:對於未來的研究,為了提升健康生活品質,應在血液透析過程中早期介入每週規律的中強度身體活動訓練計畫,並製作影片於透析過程中觀看,可能有更好的生理健康;我們可以鼓勵共病患者多活動,以改善患者原有的低強度身體活動或久坐不變的生活方式,當越疲憊,就越不想活動,就越憂鬱、焦慮,相反地,規律運動能改善疲憊、憂鬱及焦慮狀態,從而提升生心理健康。

衡量HEALTHQUAL對患者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以天主教靈醫會醫療財團法人羅東聖母醫院為例

為了解決sf-36 chinese versio的問題,作者ANGUPA, HENRY II BOSOEN(安恒立) 這樣論述:

醫療服務品質在其他服務領域中是獨一無二的,為了讓患者來醫院能接受治療和治癒,要把每一位患者作為整個醫療行業的核心,盡可能提供高優質的服務。這就是為什麼醫療服務者有義務和責任,在許多方面提供給患者超出期望的醫護品質。因此,本研究探討HEALTHQUAL醫療服務品質概念,希望能提供給醫院作為改善醫療保健的評估標準,並促進對患者提供更高的服務質量標準。因此,研究中說明HEALTHQUAL醫療服務品質模式對患者滿意度與患者忠誠度之間因果關係,並且證實該模式可作為醫療服務者,在衡量患者滿意度及忠誠度的重要工具。本研究採用實證法操作,採HEALTHQUAL醫療服務品質模型的同理心、有形性、安全性、效力和

服務改善程度之五項自變數,患者滿意度為中介變數對患者忠誠度為依變數之間的影響。本研究在信度分析結果是具有內部一致性及效度,且同時在皮爾森相關係數和因素分析皆具有顯著相關性。在迴歸分析結果中HEALTHQUAL之同理心、效力和服務改善程度三項自變數當對患者忠誠度是具有顯著正向影響。當中介變數患者滿意度作為HEALTHQUAL醫療服務品質與患者忠誠度是具有部分顯著效果。最後,聖母醫院的醫療服務品質模型在所有變數中都呈現出有顯著性的差異與較高的結果。